新闻网-zl尊龙凯时集团

zl尊龙凯时集团 媒体聚焦
【中国经济时报】智库要论 | 陈晓红:进一步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度保障
发表时间: 2024-08-26 14:34:41 点击次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中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释放了进一步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度保障的强烈信号。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包含着完整的框架体系。《决定》作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一系列部署,明确“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标《决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教育、科技、人才等全面迈进的全方位体制改革,要求各地各部门各类市场主体把“因地制宜”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高度重视体制机制同向发力,优化要素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活力竞相迸发,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加速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新优势。

01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坚持短期和中长期谋划相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短期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应放在科技创新的“卡脖子”领域,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努力方向。从中长期来看,应与时俱进描绘好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蓝图,并根据时势发展的变化,在跟踪和引领世界科技前沿中,不断修正和优化。

坚持立足实际彰显自身特色。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各有不同,需要走在前列的地区进一步巩固已有优势,持续彰显特色,发挥更大作用;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要结合本地条件,积极开展错位竞争,寻找到更有利的发展方向。切忌“一窝蜂”、一味地相互模仿,甚至同质化发展新质生产力,避免出现产能过剩、资源浪费、产业泡沫化等问题。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同推进。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新技术这个关键因素,大力发展新产业这个核心载体,有效用好新要素这个重要基础,大力夯实新组织这个必要支撑,努力在改革创新中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02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构建的核心机制

建立因地制宜布局产业的机制。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各地要在区域分工和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全面审视各地区、各产业的已有基础,做到具体产业具体分析、具体地区具体布局,充分做到发展各类产业的因地制宜。例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进一步发展好高科技军工产业,辽中南地区应重点发展高端钢铁工业、造船业、机械工业等,京津冀地区和沪宁杭地区应将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大飞机、高铁、量子通信业、工程机械、生物制药业、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进一步做大做强,珠三角地区则应进一步彰显轻工业发展优势。同时,要统筹做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大文章。坚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构建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推进和保障机制,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加快梯队培育,在产业基础好的地区遴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孕育出一批万亿级的新型支柱产业。把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和重要引擎,积极探索富有地方特色的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加快构建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应用场景体系、科创资金体系等,为未来产业提供完善的孵化服务。

建立因地制宜布局创新的机制。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决定》提出,“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这就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统筹做好原始创新、工程创新、应用创新。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结合各地实际科学部署开展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谋划建设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推动成果不断应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交易和转化机制,围绕技术熟化与产品转化,通过融合工程技术迭代熟化与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开发供需适配的未来产品与服务,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就地转化。立足于发挥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优势,让更多科技成果真正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建立因地制宜布局空间的机制。科教资源优势突出,拥有国家实验室、大院大所等战略科技力量优势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合肥、武汉、长沙等,要整合全流程要素资源,面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未来技术产业化,超前部署一批颠覆性技术与创新平台,与国际友好城市结对开展科创合作,打造若干全球技术策源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的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要通过加强链主企业、产业联盟等方式,强化集成创新、应用创新,充分发挥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效应,成为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主要承载地。广大中西部地区要充分依托传统优势产业与特色应用场景,聚焦细分赛道,着力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建立因地制宜布局金融的机制。高度适配、安全有效的金融支撑,是实现生产力发展从要素层面向结构功能跨越发展的动力所在。《决定》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在制定金融法、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等方面作出了相关安排。对标高质量发展目标,各地应有针对性地破解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比重不高、创新型企业债券融资受限、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金融产品不丰富、长期资金投入不足、民间资本活跃度不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等问题,优化间接融资供给,构建政、银、企、保多方联动的科技创新生态圈,加大提供“广覆盖、长周期、弱担保”的科创信贷服务,通过增信发行等方式提高对创新企业的债券融资支持。组建“促进新质生产力基金”,支持发展民营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推动构建“产学研企”深度融通的创新机制,助力实现“科技-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

0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健全的保障机制

健全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机制。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把产业路径的选择权交给经营主体,防止出现产业发展模式千篇一律、产业类别高度雷同的现象,避免资源浪费和要素低效率配置。

健全符合阶段性条件和能力稳妥发展的机制。充分考虑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所具有的时代属性,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地方实际和现实发展阶段的条件与能力,科学有效、积极稳妥地发展新质生产力,避免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

健全紧扣地方实际推动特色发展的机制。立足各地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源水平和创新能力,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优势进行差异化布局,制定灵活的政策措施,确保发展策略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符,走出一条符合地方条件、实际需要的新质生产力特色发展之路。

健全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创新网络的机制。关起门来搞创新没有出路。各地要主动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分工协作,深度融入国际国内的创新网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健全组织领导与有力实施的机制。地方政府应制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强化政策执行,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取向一致性,建立完善法治化、程序化、市场化的政策执行体系,同时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发展动态并进行定期评估考核,确保取得实效。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湘江实验室主任)

链接:

相关新闻
2024-08-19
2024-08-19
2024-08-19
2024-08-16
2024-08-02
2024-08-02
2024-08-02
2024-07-3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