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zl尊龙凯时集团

zl尊龙凯时集团 高教视点
教育时评:留学生的“爬藤”路能不能少一些套路
发表时间: 2018-12-13 12:31:04 点击次数:

    习惯了过去应试模式的我,往往都是去迎合每一场考试的要求,却并未把多少时间放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留学中介则爱说:给我一个机会,再普通的孩子都能让他轻松“爬藤”。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许多中国学生为了能上常青藤名校,都找留学中介“捉刀”,把他们“包装”成名校喜欢的样子。可是,这种“包装”往往会带有不少水分,可能导致中国学生群体在名校那里“失信”。

  套路走到最后都会被厌倦,而对海外名校来说,真诚和独特比申请人是否完美重要得多。

  以我自己的留学经历来看,现在许多海外名校在见识过这些“套路”后,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甄别方法,使得传统的“包装”越来越不奏效了。

  申请国外院校时,我曾经咨询过几家大型的留学中介。每次见面,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拿出一张密密麻麻的表格让我填,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毕业院校、托福成绩、gre成绩、实习经历、目标院校等。之后,他们就会根据你的“短板”提出建议,然后变着花样地把你的“优势”再放大几倍。依赖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申请材料,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它们看起来光鲜亮丽,符合各项标准和比例,可招生官往往很难从中看出申请人本身的个性和灵魂。

  我在申请时,曾经比照留学中介提供的模板,自己写了一份申请文书,套路是最经典的三段论:第一部分罗列自己的学习经历,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第二部分表述自己的实习经历和职业理想;第三部分则是夸一夸自己申请的院校,表达一下自己的仰慕之情。

  可是,当我把这份“套路”之作发给目标院校的校友后,他却决绝地让我返工重写。我记得,他在浏览过我的个人陈述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一组没有灵魂的文字。你是谁?未来的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又想要怎样为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些问题看起来很“虚”,可越是精英的院校,就越会重视这些理想主义的价值。

  我在推倒重来的过程中,发现准备申请材料确实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自我认知过程,它推动你去不断发现自我、挖掘内心的真实想法。当然,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痛苦,它要求你把过去20多年做的事情全都回想一遍,然后梳理出一条能够打动招生官的逻辑,让他们信服这是你的热情所在。老实说,习惯了过去应试模式的我,往往都是去迎合每一场考试的要求,并未把多少时间放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

  留学申请的过程,恰恰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补课。它不仅关乎你能否成功“爬藤”,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此后更长的人生道路。遗憾的是,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依赖留学机构,导致产出的申请材料往往“千篇一律”。这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悖论:最了解你自己的正是你本人,可是你却要拱手让陌生人“包办”申请材料。

  正如《中国青年报》报道中所说的,现在的留学申请者往往有一种执念,就是要把能刷的分都无止境地刷高,不逼近满分绝不罢休;再就是尽可能多地“打卡”各种经历和技能,以展现自己是全面发展、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这就好像是留学机构当时给每个申请者发的表格一样,似乎把表格填得越满,各项分数越高,就能获得“藤校”的青睐。

  可是,这种想法却未必是海外名校的原生逻辑。面对一大批条件出众的申请者,招生官往往不会苛求硬性分数,却更关心申请者的潜力和软实力。我有一位朋友在被“藤校”录取后,发现周边的同学要么是托福、gre接近满分,要么是身怀绝技,于是非清华、北大出身的她就有点犯嘀咕:为什么当初要录取我呢?巧的是,她有一门课的老师正好是当时审核她材料的教授。那位教授说:我们决定录取你,并不是因为你是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因为你很特别,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我们更看重的是你的潜力。

  对海外名校而言,申请者面对的并不是等待被填满的填空题,而更多的是自由发挥的主观题。在留学中介的套路逐渐被识破之后,中国留学生的“爬藤”之路也亟待回归理性。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也许是名校申请教会学生的第一课。(尼斯)

    来源:光明网


相关新闻
2023-04-13
2023-04-13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2
2023-04-11
2023-04-10
2023-04-10
网站地图